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九书院 >> 农夫三国 >> 第135章 贾诩

第135章 贾诩 2/2

才两三月功夫,这两位旧识说起话来也开始以河南人自居了,他们明明出自西凉,这般快便认同邓季了?

三年前董卓迁都,雒阳的惨状贾诩乃是亲眼目睹,他深信即便有大能者来治理,没一二十年绝不可能恢复回元气,然其等迁二十万之众,跋山涉水到此地才小半年功夫,竟已经让这方土地变成另外一番模样,到处可见勃勃生机!

若只是将之前荒芜的土地又复开垦出来的话,并不足为奇,如今这比以前可还差许多,让贾诩真正觉得不可思议的,是包含西凉众在内的这些民众竟已将此地当成了自己的家,上下齐心调理,这才是让他感受到的别样的生机。

河南各种法令制度,贾诩不可能俱都知晓,他只是靠一星半点的东西,见微知著,得到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述,但能切实感受到的东西。

十余日前在平县,贾诩亲眼见因连日雨水冲毁田中大水渠,一名据说是亭长的人物登高一呼后,立即便有近千精壮云集去救急,没过多久,附近又有军侯领军士奔来援助,据说那军侯并未得任何命令,事后方得邓季之赏。

雒阳、平县、平阴、谷成、河南,凡是贾诩去过的地方,野外虽无人烟,城中却都是一般模样。

首先是干净,贾诩从未在其它地方见过这么干净的城池,居住者不少,家家养有牛马牲畜,可街道上不说看不到任何人畜粪便,灰土也基本没有,据说这是为了防止瘟疫。

其次是民众的安宁,身处乱世之中,通过交谈也知这些河南民众多为侥幸得生者,可那种焦躁情绪却都很少,但凡得闲有空,总是三五人聚集一起,或天南地北胡乱谈话、或对一件小事争论不休,城里每日虽都有舞长戟、弄刀盾、挽大弓的孩童们吵闹不休,然给人的感觉,就是安宁!

那些孩童舞动起成年人才能使用的器械时,一张张小脸上都很认真,并不似在玩耍,他们早晨时还老老实实呆在学堂中,中午随大人下地做农活,傍晚操练武艺,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卖弄着他们那无限的精力。

这些无知民众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?文武全才么?

此地武风之重让外人难以想象,贾诩也曾与孩童们交谈过,他们似乎就只期盼着十六岁成年,方好提器械去加入那勇卒,上阵厮杀,既然如此,还学文作甚?

“不学文如何成呢?咱小民也得明白事理不是?疙瘩大哥……不,郡守大人可说了,日后军中队率以上,只要识字者担任呢!”

谷成县城中这名孩童的回答似乎能解释一下这些举动。

李傕虽盘踞长安中,麾下带甲二十万,然对三辅之地来说,他们更似只是过客,走在街上,能感受到两旁房屋中偷看的民众射出来的目光,全都是冷冰冰的,邓季却已在河南牢牢扎下了根!

若说李傕等二十万西凉大军像块坚硬的土砖,河南便是一株树苗,目前还很稚嫩,举起土砖或可将树苗砸断,然而随着岁月流逝,树苗终将成长为参天大树,任它狂风骤雨亦只是屹然不动,土砖却只会在雨水中泡散、断裂、粉碎。

再过些时日,土砖也碰不过这株树苗!

因为如此,贾诩才会感觉到害怕!

一路走过去,街道两旁许多门口都有人在磨刀,准备着秋收,在磨刀的“嚯嚯”声中,贾诩领着两名黑铁卫施施然行过去,心有些悲凉,却也没人抬头理会他一下。

注1:中国人漱口习惯很早就有,秦汉时多用石砖、瓦磨成粉,也有动物骨粉,后期则用盐、明矾水、茶、老糠灰、中药汤等漱口,所以才形容美女“齿如瓠犀”,这点上,欧洲要落后很久。

注2:府门亭长,郡府属官,主守卫。

(老虎多谢书友们,一夜下来,终于杀回历史分类推荐榜了!一会还有一更!)

喜欢农夫三国请大家收藏:(www.9shuyuan.org)农夫三国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农夫三国最新章节 - 农夫三国全文阅读 - 农夫三国txt下载 - 苍山虎的全部小说 - 农夫三国 九书院

猜你喜欢: 牧神记遮天惊悚乐园重生大时代之1993道君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诸界末日在线终宋启禀王爷,王妃她又穷疯了地球第一剑